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全面剖析中国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规模、周期与盈利能力
  • [摘要]本文基于Wind上市企业数据库、工业企业数据库和BVD Oriana亚太企 业数据库对中国企业杠杆率的结构特征和风险进行测算、对比和分析,试图全面了解中 国企业杠杆率的现状。从宏观结构来看,大企业的杠杆率是顺周期的,而且上市企业顺 周期性更为明显,而小企业杠杆率的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中国企业长期杠杆率分化而短 期杠杆率趋同;制造业行业降杠杆比整体更为显著。从微观结构来看,高盈利企业的杠 杆率更低,且这个特征在民营企业中更突出;僵尸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远高于普通企业; 国有企业杠杆率水平更高,但去杠杆趋势并不显著。目前,风险债务的杠杆率较高,但 是中国企业的信贷资源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情况持续改善。短期来看,去杠杆的政策主 要应该落实在僵尸企业和低盈利企业中,并对建筑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 高杠杆行业加强控制;中期来看,解决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有助于改善杠 杆率;长期来看,只有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与提高生产率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企业债务风险。
  • 张明 李曦晨 王喆
  • 全文[ PDF 1834767.0 MB ] 2020.2(2):1-18  共有 419 人次浏览
  • 宏观波动、结构差异与艺术资产收益
  • [摘要]中国文物艺术品代表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理念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 识和软实力。投资艺术品的动机既有精神享受和社会声誉,也有文脉传承和财务收益等。 本文以中国书画核心市场2000-2017年拍卖微观数据作为样本,采用特征价格模型构建 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探究艺术品的收益结构差异以及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特征。 研究表明:近现代艺术品收益风险比高于古代和当代艺术品;高价艺术精品具有较好的投 资回报,其与股票市场投资的替代效应更为显著;艺术品市场是顺周期的,艺术品作为非 刚需的精神产品,其收益率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弹性较大,当经济状况良好时,艺术品市场 收益率的上涨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预期不佳时,艺术品市场收益率的跌幅快于 宏观经济的下降速度。
  • 黄隽 李越欣
  • 全文[ PDF 1216091.0 MB ] 2020.2(2):19-34  共有 377 人次浏览
  • 独立董事宏观视野与公司债券发行利差——基于独董“咨询”职能视角
  • [摘要]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一直饱受市场质疑,但其咨询角色却不断得到投资者 关注与认可。在宏观信息对企业经营稳定重要性不断提升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本文以 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从独董具备的宏观视野角 度出发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发现:发债公司的宏观背景独董数量越多、比例越高,公 司债券的发行利差越小;与此同时,在公司处于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发债前货币政策 处于紧缩状态的研究样本中,宏观背景独董可以更显著地降低企业债券发行利差;进一步 的分析还表明,独董具备的宏观视野主要通过降低公司的系统风险进而缓解债券的发行 利差,符合宏观背景独董的特质。上述结果说明,宏观背景独董的确能发挥有效的宏观信 息解读作用,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增加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降低风险,最终减少债券的发行 利差。本文的研究既为独董的咨询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也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 进行了补充。
  • 窦超 王乔 白学锦
  • 全文[ PDF 1272637.0 MB ] 2020.2(2):35-63  共有 387 人次浏览
  • 银行情绪与信贷周期
  • [摘要]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银行情绪能够通过影响信贷供给引起信贷周期 波动。在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这一效应是否存在?本文选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银行情绪指标,并进一步采用交 叉谱分析对银行情绪与不同性质信贷指标间的相关性及“领先-滞后”关系进行检验。主 要结论与启示有:银行情绪波动明显领先于信贷周期波动,是其前瞻性指标;银行情绪与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信贷型影子银行的波动关联性最强,但相关性方向相反,表明银行 情绪在监管宽松的表外业务中得到了充分释放,这不仅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削弱 了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应将银行情绪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指标,纳 入到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箱。
  • 于震 丁尚宇 杨锐
  • 全文[ PDF 1139594.0 MB ] 2020.2(2):64-78  共有 359 人次浏览
  • 股权质押《新规》抑制风险了吗?
  • [摘要]本文基于股权质押《新规》发布这一外生事件,研究《新规》是否有效抑制 股权质押的风险。从市场反应来看,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的企业在《新规》发布窗口期内的 累计超额回报也相对较高,表明市场投资者对《新规》的出台给予了积极的反应。该正向 关系在非国有企业、质押资金流向是股东自身、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控股股东质押次 数较多、质权方为券商和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较强$从实施效果来看,相比于股权质押 比例较低的企业,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的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在《新规》出台后下降程 度更大,表明《新规》起到了抑制“脱实向虚”的作用,有助于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本文研 究结果不仅为《新规》实施后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对十九大提 出的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的政策制订具有启示作用。
  • 郑登津 袁薇 王百强
  • 全文[ PDF 1126645.0 MB ] 2020.2(2):79-97  共有 352 人次浏览
  • 普惠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36个国家的数据
  •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与衡量国家贸易状况的出口贸易数据相匹配的普惠金融指 数,研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通过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研 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总体状况和贸易增速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普惠金融 中服务可得性和实际使用程度也都会对国际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还发现普惠金融 对经济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且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中小企业创业。本文提出构建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有助于推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激发全球经济发展。
  • 马德功 罗雨柯 张洋
  • 全文[ PDF 905299.0 MB ] 2020.2(2):98-110  共有 306 人次浏览
  • 传染,还是相依? 对资本市场传染现象的文献述评
  •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市场之间的相依水平逐步提升,但 传染现象大幅抵消了市场相依带来的潜在收益,冲击了以市场相依为前提的国际资产定 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并在风险传导过程中与市场相依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市场相依和传染的理论边界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传染的不同定义均与市场相依紧 密相连;传染的传播途径(以投资者行为为代表的非要素联系)和相依的传播途径(基本面联系)相互交织;此外,市场相依的不同测度方法对传染现象的检验具有决定性影响,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界定并清晰划分传染与相依的传播途径。本文针对传染和相依的特 点,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针对传染现存的理论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
  • 费兆奇
  • 全文[ PDF 925081.0 MB ] 2020.2(2):111-122  共有 288 人次浏览
 1